光華四十‧東鐵再現

1968年,花東線光華號,以黃底白身之姿,飛奔在花東縱谷中,將花蓮至台東的乘車時間縮短為3小時10分鐘,並曾經以時速85km,創下762mm窄軌最高速的紀錄。隨車也有車勤小姐及書報茶水冰毛巾等服務,是當年東線最高級列車,這一切高級的享受,飛奔過了40年,已成為一張張泛黃的黑白照。

P1150142拷貝
 

大家還記得這篇文章嗎?
當時筆者以懷舊的筆鋒,敘寫當年黃皮車在花東線鐵路(註)的場景,雖然沒親身經歷這段往事,僅能從一張張舊照片,遙想當年。(註:花東線鐵路正式名稱為「台東線」,但為行文之便及現況,  本文仍作花東線。)

2008年秋天,黃皮仔車再度重現江湖,它就是當年的東線光華號,外號「小叮噹」的DR2050型客車,以黃白塗裝之姿,在早、午各一班次行駛花蓮至花蓮港站的區間。活動的促成,要感謝常出沒本站的李兄以及花蓮縣文化局,筆者在10月初接獲消息,雖然當天有另外的會議,但為了這個活動,當然要排除萬難,還要與黃牛搶太魯蛋號的車票,最後順利於11月29日,背著行囊來到花蓮後站向主辦單位報到。

P1150108.jpg
▲主辦單位於花蓮後車站的報到區

活動分為上午及下午計兩梯次,筆者悄悄地出現在下午的場合,領取了相關資料後,接著滿心期待黃皮仔車的現身。

大約13點30分左右,花蓮站的廣播傳來令人雀躍的聲音:「參加光華40‧東鐵再現的旅客們,14:06分,開往花蓮港站的光華號列車,    請前往第二月台候車。」隔絕多年的名字,光華號、花蓮港站,再度在花蓮車站的大廳裡響起,聽起來有些陌生,但對於4、5年級的東部人,應該是回憶的再現吧。

停靠在2A月台,開往花蓮港站的光華號,共有3節車廂,美中不足的是,僅1車的塗裝為下黃上白的原始顏色,2、3車則維持原本的藍底白帶的「小叮噹」塗裝,有些可惜。據李兄的說明,原本是計畫讓三列車都穿上下黃上白的制服,但臺鐵要求活動結束時須塗回原本的顏色,小朋友不夠多的主辦單位,清算身上的盤纏,只夠塗改一輛車,只好讓二節小叮噹跟著小叮鈴一起上路。

P1150111.jpg
▲停靠在2A月台,等待車頭的光華號列車(DR2053)

擔任這趟任務的列車,分別為復舊塗裝的DR2053(1車)、來不及換妝的DR2055(2車)、DR2056(3車)等三節無動力拖車,負責牽引的,為DHL101柴液機車頭。DHL100系柴液車頭是2002年間引進的新車,專職於調車,但是,古早時代的光華號,其實不需要機車頭牽引的,窄軌的LDR光華號為動車,可自力行駛。

P1150159.jpg
▲活動共三有車,後兩節為未換妝的DR2055、DR2056

P1150167.jpg
▲負責牽引光華號的DHL101型柴油機車頭

P1150152.jpg
▲DHL101機車頭,限時為75km/h

在此,先講一則關於軌距的小知識:所謂「窄軌」指的是762mm的軌距,與阿里山森林鐵路相同,(軌距就是,兩條鐵軌之間的距離)高鐵、北高捷運是1435mm的標準軌。目前世界上以1435mm標準軌居多,包括日本新幹線。臺鐵的軌距則為1067mm,在世界上是算是窄軌(標準窄軌),目前仍為台灣、日本兩國的主力(日本稱在來線)。

1982年以前,花東線鐵路均為762mm的窄軌,行駛速度非常慢,花蓮至台東一趟至少要五到八個小時。1968年東線光華號上路後,花蓮至台東間只要3小時10分鐘,並且以優質服務為號召,車內提供茶水、毛巾、報紙及雜誌等,每列車均有紅色制服的隨車小姐,「光華號」無疑是當年花東線的高級列車。

1982年,花東線鐵路從762mm拓寬為1067mm,正式與臺鐵「接軌」,比光華號更快的自強號可直達台東,也宣告762mm的東線光華號的引退,但在物盡其用的原則下,大部份的東線光華號也改造為1067mm,並降級改以「柴油普通車」的名稱,繼續營運。

P1150344.jpg
▲翻拍自花蓮鐵道園區的老照片,還原當年東線光華號的情景 

東線光華號的編號較複雜,窄軌時代動力車編號是LDR2300、2400,變更軌距後改為DR2000,拖車則是LTPB1800、1810、1900,變更軌距後改為DR2050。14輛的動力車,只有四輛是日本製造,其他都是台灣自製,且動力車非常有力,是臺鐵非常強悍的柴油車。

因為DR2000型的動力車已全數陣亡,這次的活動,才不得以改由DHL101柴油機車車牽引,事實上,早年的東線光華號,是可以自走於東線鐵道的,但卻無法像自強號柴聯車一樣重聯運轉。若兩節以上的動力車合併為一列時,每節動力車均需有一位司機員。記得曾有網友在本站留言,提及當年東線光華號行駛時,第一節動力車鳴喇叭時,連結在後頭的動力車,聽到聲音時也要跟著按,喇叭聲便從第一車一路傳到後頭,感覺有點像是當兵排面班的報數,非常有趣,直到後來將光華號改為1067mm的軌距時,也順便改為柴聯車。

P1150116.jpg
▲在工作人員指揮下,DHL101車頭即將與光華號列車接合

P1150118.jpg
▲DHL101機車頭正「巴庫」中,慢慢與光華號合體

P1150166.jpg
▲合體完成,接下來就準備出發囉

在DHL101柴液車頭與光華號合體的過程中,隔壁的軌道突然殺進一列DR3000型的自強號,常進出東部的民眾對這種白鐵仔自強號應該很熟悉。柴油引擎運轉時轟隆隆的聲浪,聲聲催人,令人著迷!當年就是這些白鐵仔自強號,取代黃皮仔光華號,成為東線最高級列車的新主人,今天DR2050好不容易再度以光華號之姿復駛,白鐵自強號卻跑來旁邊示威看熱鬧,當然,這應該是列車調度無意中的巧合。

P1150147.jpg
▲合體完成,蓄勢待發的DHL101與光華號列車,以及左邊湊熱鬧的自強號

全場最受注目的,莫過於恢復黃白塗裝的DR2053客車,上了「舊」塗裝的「新」油漆,讓整輛車看起來光鮮亮麗又新穎,但是列車的設備、窗形、構造,又是40年前的舊式設計。這種感覺,就像是被重建的古蹟,但誰說古蹟一定就得斑駁破舊?任何的古蹟,完成之初,必定也有它閃亮亮的一面,只是隨著時光流逝,讓歲月不斷在古蹟的身上添抹一道道跡痕,東線光華號如此,後來將參觀的花蓮鐵道文化館,也是如此。

雖然列車恢復上白下黃的原始塗裝,但仍有許多「藍底」的影子在不經意跑出來嬉鬧,附帶一提,原本不打算放置任何資料的列車起終點指示牌。在李兄幾經考慮後才決定放置,並連夜趕製完成,也為這趟歷史性的任務,留下見證。

P1150127.jpg
▲重新上漆的DR2053客車

P1150124.jpg
 ▲新製的起終點資訊指示牌,未來不曉得有沒有機會重現?

DR2050型列車是依當年762mm窄軌標準而設計,長度、寬度及高度均比現有臺鐵客車小一號,但仍配置2+2的座位,所以一張椅坐2個人是稍嫌擁擠的。若只坐1個人則又有一點太大,真是進退二難(相同軌距的阿里山號列車,則為1+2的配置)。所幸主辦單位並未將車廂人塞滿滿,而預留了許多空間,讓喜歡鐵道的朋友,可自己找個窗邊拍照,不必坐在走道邊乾瞪眼。

這次的活動,車內配置維持原樣,沒有變動,成排的綠色軟墊椅,椅背可前後移動變換方向,毋須轉動整張椅,內裝則是藍綠色的牆面,搭配白色的車頂,就資料來看,營運之初的東線光華號,配色應非現有的顏色,但若連車內也要復舊的話,銀兩可能要更多。

P1150122.jpg
▲因車寬較小,看似2+2的座位,坐2個人其實稍嫌擁擠

P1150165.jpg
望向車頭的一端

列車內最特別的地方,還有它的電風扇,車寬不足,影響了座位的舒適度,車高不足,則是影響電扇的位置,礙於列車高度不足,所以在車頂向上打出一個個凸起的空間放置電風扇,才不會打到人。從外觀來看,這一個個凸起就像是小叮噹的耳朵,晚期DR2050換上藍底白帶的塗裝後,讓這批列車搏得了「小叮噹」的綽號。

此外,這些電風扇的「電」,可不是插頭接上去就有的,因為早期沒有電源供應車,電風扇轉動能量的來源,就是車輛本身,利用車輛行進時所產生的能源,做為電風扇推動的力量,相當環保,所以當列車靠站喘氣時,電風扇便也跟著休息納涼。

P1150248.jpg
▲車頂的電風扇,裝設在上凸的空間裡,動力則為車輛行走時所產生

早年臺鐵列車的「服務」,也是當今無法相比,就像現在的高鐵商務艙,早年臺鐵高級列車光華號,停站時,每節車廂門口都會站著一位迎賓的服務小姐,這次的復駛,也請來三位臺鐵的隨車服務小姐,並穿上當年的制服,大紅色的制服,雖然款式有些過氣,卻仍顯得優雅。擔任第1車車掌的張小姐,更是隨著光華號一起退役,現在臺鐵除了自強號,大多取消隨車服務小姐,賣便當的工作,則讓清潔媽媽兼任。

光華四十‧東鐵再現,除了無法再現的硬體,其餘應有的服務,主辦單位也盡力讓它們再現,所以回家整理照片發現1車天王座(註)的老伯伯,興奮地抱著孫子指著車外時,似乎就在訴說當年的東線鐵路的一切,暖流也就注入了心田。喚起塵封已久的往事,喚醒老照片裡的景像,也喚回各界對鐵道文化的重視。(註:所謂天王座即列車兩端面對擋風玻璃的座位,僅存在於少數列車)

P1150146
▲每節車廂均安排迎賓的隨車服務小姐,天王座的老伯伯抱著孫子指著窗外憶當年

現場的人潮非常多,實在很難找到淨空拍照,每遇偶有的淨空,卻無法把握良機來取景,只能匆匆按下快門,成就一張張失敗的照片。但這些充滿人群的照片,無意間也將參與的旅客、快門按不停的鐵道愛好者,以及工作人員忙進忙出的畫面,生動地寫進我的鏡頭裡,終於,14:06分,列車準點出發,東線光華號就這麼搖搖晃晃地朝著花蓮港前進。

P1150134.jpg
▲出發之前,忙錄的工作人員正忙進忙出


P1150171.jpg
▲旅客就位,列車即將準點出發

每節車廂裡,除了紅制服的隨車服務小姐外,還有一位導覽員,第一車,也是唯一的黃皮車,導覽員為本次車的列車長曾先生,曾列車長一路上為旅客們介紹沿途景色、鐵路訊息,以及東線光華號的當年,有些消息對於鐵道愛好者來說,已是倒背如流的老生常談,但對於多數參加的民眾,可能僅是一知半解或毫不知情,所以導覽員的安排,是非常重要(也是必要)的,當天導覽員除了曾列車長外,還有當年光華號司機的龍先生,以及鐵路研究者蘇老師,和活動推手的李兄。

P1150178.jpg
▲1車導覽員曾列車長正奮力解說

列車從花蓮站出發後,預計將由花蓮港線鐵路至花蓮港車站,全長5.7公里,行車時間為12分鐘,旅程時間並不長,花蓮港線乃是為了花蓮港所設,除了主線外,還有台泥、台肥等支線至今仍肩負龐大的貨物輸運功能。現在的花蓮港線為北環路線(見下圖)在北迴鐵路完工之前,花蓮港線是走南環的舊線鐵路,現址的花蓮車站是在1980年隨北迴線啟用的新站,在此之前,花蓮車站位於市區的中山路,是762mm窄軌時代的火車站,歷史悠久,迄立30餘年,卻於1992年遭到拆除,非常可惜!

日治時期的花東線鐵路,進入中山路的舊址後,再轉至南濱的海岸站,而後南濱段廢除,改轉北濱延伸至花蓮港東站(即今花蓮港站),後來北環的花蓮港線完工,花蓮市區的鐵路成為一圈大環線。北環是花蓮港線,南環是舊花東線,只是政府並未善用這樣的鐵路資源,花東線拓寬後,南環鐵路便直接拆除。

花蓮港曲

光華號啟程後,未出花蓮站,三分鐘內二度臨時停車,最後順利開出花蓮車站,行駛一小段北迴線後與之分道揚鑣,進入花蓮港線。花蓮港線最近一次客運專列是在2007年6月CK124蒸氣車頭環島時帶著SPK32700進入。2008年11月,DR2050以光華號之姿回到故鄉,並駛入花蓮港線,在分叉點的彎道上,只見大批鐵路愛好者,各據一方,有的還插在草叢裡,各自架著大砲鏡頭,搶拍21世紀重出江湖的黃白塗裝,只可惜我坐在火車上,無法「自拍」光華號進入花蓮港線的風采。

花蓮線與北迴線,採用「三角線」設計,在北迴線上有2個分叉點,從花蓮港線可直接北上至台北或南下至花蓮,光華號列車走的是南端的分叉線,之後再與北端分叉線會合,進入花蓮港,(對照上面的地圖便能一目了然)

P1150269.jpg
▲北迴線(左)與花蓮臨線(右)的南分叉點

P1150261.jpg
▲進入分叉點,與北迴線分道揚鑣

P1150257.jpg
▲接著再與北端的分叉點會合

花蓮港線,出乎意料的是它幾乎全線立體化(土堤),到了港區之前,沒有平交道,所有橫向道路不是鑽底而過,就是跨越通過,所以花蓮港線沒有林口線的都市支線平交道風情,而是一路順暢毫無阻礙,也因為路線的優勢,沒有平交道,「拆鐵路」的聲音在花蓮臨港線幾乎聽不到,班次頻繁的貨列,也就可以毫無顧慮地奔馳其間,不必擔心闖越平交道的白目。

P1150191.jpg
▲全線土堤立體化的花蓮港支線,消除不少平交道

無定期客運的花蓮港線鐵路,一般民眾難有親近的機會,沿途的風光,相較起來也格外陌生,路線本身偏遠熱鬧市區,從花蓮教育大學、美崙工業區南緣通過,中途也短暫地穿越新城鄉界。
 
P1150253.jpg
▲不熟悉的沿途景緻

P1150252.jpg
▲花蓮港線鐵路短暫進入新城鄉境,連小巷道也立體化

經過一小段的地塹路後,窗外又換上新的佈景,從雞犬相聞的零散房舍,變為灰白鏽鐵意象的礦工業,一疊疊的砂石,是西部建設的基礎,卻全堆放在東部。到了3.7k,北方一條側線分叉出去,這條側線來頭不小,可通往台肥、台泥及12至16號碼頭,枝系繁雜,側線本身雙軌化,規模比單軌的主線(花蓮港線)還大,可見花蓮港區周邊的工業廠對於港口的依賴性。

P1150245.jpg
▲雙軌化的台泥、台肥側線

嗅到了礦石工業的味道後,也代表花蓮港線已經抵達了港區,此時路線完全平面化了,也出現了平交道,不過這些平交道並非市內交通要道,而是港區內的道路。對於花蓮市的交通影響不大,但為了安全起見,鐵路警察隊仍派出員警在各平交道待命。

在港區內的花蓮港線,除了灰白的礦石外,一側是分支為數條的平行軌道,一側則是花蓮內港的海水與碼頭,尤其是面海的窗邊,類似碼頭風情,對於客運列車而言,除了停駛了的高雄嘟嘟列車,大概只有花蓮港線不定期的客運專列才能見到吧。(但這個不定期,也許要三、五年甚至更久才有一次機會)

P1150200.jpg
▲港區內鐵路平面化,也出現平交道

P1150236
▲窗外出現花蓮港的海水、碼頭及倉庫

P1150206.jpg
▲另一側的窗邊,是花蓮港站的軌道,光華號在這裡與貨列交會

「本列車的終點,花蓮港  站到了。」花蓮港站目前為貨運站,車站沒有上下客的月台,DR2050光華號停在離站房最遠的鐵道上(也就是後站),因為沒有月台,所以須拿鐵梯供乘客上下車,這時隨車服務小姐,便化身為協助旅客上下車的天使。

P1150209.jpg
▲花蓮港站停車地點,左側為倉庫改建的藝廊

P1150211.jpg
▲沒有月台,故須架設鐵梯供乘客上下車,左邊建築即為花蓮港車站站房

P1150214.jpg
▲後二節不受重視的車廂,架設鐵梯的模樣

P1150215.jpg
▲車廂連結處特寫

光華號在花蓮港站停車時間僅12分鐘,這時DHL101機車頭與DR2050車廂分離,駛向前方的道叉後再回頭過來接上DR2050的車廂,第1車也成車頭變成車尾。少了DHL101的擋路,黃白塗裝的DR2053在奔馳時,應該更好入鏡。

花蓮港車站有一座自行車道的跨越天橋,紅色的鋼拱橋是台灣橋樑愛用的形式,承襲關渡大橋的餘絮,自行車道上的民眾,難得見到港區鐵路有客運列車,且是不曾見的黃白塗裝,也紛紛上前合影留念。

P1150220.jpg
▲DHL101至自行車鋼拱橋後方的道叉調車

P1150221.jpg
▲變成車尾的第1車,奔駛時沒有DHL101擋道,會更好入鏡

穿越倉庫,來到碼頭邊,船隻數量不多,碼頭的路上,有軌道被填平的痕跡,過去的臨港線業務應比今日要多,其中一座倉庫,已改為維納斯藝廊。其實花蓮港站周邊非常適合觀光,尤其在港務業務沒落後,現有的資源,就是觀光的資源,如果將黃白塗裝的光華號改為週末的觀光列車,並將其中一節車廂改為自行車廂,應可以衝出一番業績。
 
12分鐘的停留時間,匆匆一下就過了,因為還有接下來行程,且客運的光華號會擔誤臨港線的貨列,我們也無法在這裡待太久。

P1150224.jpg
▲碼頭的路上,有鐵道被填平的痕跡

P1150226.jpg
▲被改為維納斯藝廊的倉庫

在花蓮港站停留12分鐘後,返程的光華號列車啟動了,經過方才的路段,第二次不熟悉的陌生,通過一連串的鐵道攝影者的鏡頭,一幕幕隨著空間移動。我也用我的鏡頭,讓它成為靜止,在時間的延續裡,隨時都能再品嚐。雙軌的側線、地塹路段、花蓮教大、北端分叉點、南端分叉點、進入北迴正線,然後花蓮機廠、分支的軌道、可載汽車的RCK車廂、花蓮車站月台、注目禮的站務,在時光軸線的倒退鍵上,光華號回到了第二月台B側,大家魚貫下車,只剩下不捨的鐵道愛好者,不斷地拍下這終曲。

P1150278.jpg
▲花蓮站外,停用的TPK可載汽車的車廂

P1150284.jpg
▲光華號即將返抵花蓮車站

結束任務的DR2050車廂,也卸下曾經的光華號之名,隨即被運回七堵,擺在倉庫裡,退去黃白的小叮鈴裝,換回藍底白帶的小叮噹裝,然後,等待下次CK124或者特殊任務的專列,才有機會再度踏上鐵路正線,這就是DR2050晚年的命運,不再行駛定期列車,改為特定的專門列車,待遇算是非常不錯了的,要不然,在鐵道文化被重視以前,臺鐵的老車廂,通常是直接送進肢葬場解體。

不過我衷心希望DR2053不要恢復藍底白帶的塗裝,就算它只剩下觀光價值也好,至少比化石般的靜態展示更有意義。
 P1150292.jpg
▲返回花蓮車站2B月台的光華號,結束了這一次的任務,塗裝也將改回去

「光華四十‧東鐵再現」的活動並未結束,而是移師到花蓮鐵道文化館,繼續第二段的行程,一行人從後車站走到遊覽車上,也難得可以欣賞花蓮後站的廣闊風光。

P1150303.jpg
▲花蓮後站風光

P1150304.jpg
▲搭上遊覽車,前往花蓮鐵道文化館

相較於光華號復駛的動態行程,第二段的鐵道文化館,屬靜態行程,花蓮鐵道文化館位於中山路底舊車站的圓環旁,前身為臺鐵花蓮管理處,日治時代為花蓮港鐵道事務所,建築主體為木造四合院,1988年遭荒廢過,在文化界的奔走下,於2002年才開始積極搶救,可惜當初屋舍木材多為雜木,建築有多處完全倒塌,至今已修復前排主龍及兩條護龍。

主建築有座高塔,早年與鐵道有關的建築,似乎都有座高塔,這座高塔曾被當作檔案室,預防文件在淹水遭泡湯,由此可知當年的花蓮市,應該是常常淹大水吧。

P1150311.jpg
▲整修過後的花蓮鐵道文化館

主體建築的前院,有個小圓環,圓環旁,一邊是防空洞,一邊有座石碑,碑上題著「接收紀念」,其實這座石碑,是日治時代台東線鐵路完工的紀念碑Ⅹ國民政府抵台時,將石碑上的文字全部刮除,然後再刻上「接收紀念」四大字……

P1150310.jpg
▲保存完整的防空洞

P1150305.jpg
▲前身為花東鐵路記功碑的接收紀念碑

鐵道文物館的前身,一直以來均做為鐵路的行政機關,只有公務員在此活動,沒有旅客在此進出,後來變身為鐵道文化館,修復單位很有創意地將正門玄關改為進入火車站的意象,有售票口、剪票闡門、時鐘、公佈欄,以及列車時刻表、票價表等,有趣的是,這些資訊,通通都是從裁撤站淘汰的文物拼裝而成,例如時刻表及公告欄為三和站,票價表則是大禹站,不細看還真以為同屬一座舊車站的資料,用這種方式保存各車站的文物,筆者覺得相當有創意。

P1150313.jpg
▲入口玄關,被改為火車站的樣子,有售票口及列車資訊等資訊

P1150314.jpg
▲公告欄唯的的公告,是三和站的裁撤告示,「本站因業務清淡……」

P1150316.jpg
▲售票口及三和站的時刻表

P1150319.jpg
▲旅客票價表則是大禹站

從進站闡門進入「售票口」裡面,是鐵道文物保存館,館內堆滿各式各樣的鐵道文物,很高興這些玩意兒終於有個像樣的棲身之處,至於有哪些,就不一一細說了。

P1150322.jpg
▲售票口內的房間,是各式各樣的鐵道文物

P1150337.jpg
▲另一邊則是體積較大的鐵道文物

P1150338.jpg
▲民眾捐贈的鐵道模型

館內的一角,工作人正在解說「路牌」的使用方式及形制,早年花東線號誌未自動化之前,單線閉塞區間須靠路牌(通行證)來辨認,車長一個路牌,司機一個路牌,更換區間時須安全核對,若是兩個路牌不一樣,便得立刻停車,因為大家的命只有一條,不能開玩笑的!

台鐵的路牌遠看像是一張CD,實際上它比CD要厚要重,中間的孔有圓、方、三角及橢圓四種,每條路線一種圖形,牌上會註明區間,區間更換時便須交換路牌,不停站的快車,為了交換路牌之便,還得耍特技,成為當年東線鐵路的美談。

P1150324.jpg
▲解說員正在講解路牌(通行證)的源由及形制

P1150331.jpg
▲小小的路牌須裝到大大的圈套中,以利交換路牌

P1150342.jpg
▲四條路線的路牌,像是CD,牌上有區間名稱,圓孔形式各異

目前鐵道文化館,前方主體正房,分為鐵道文物及鐵道老照片二個展示區,兩條護龍目前已修復,但加上鐵皮保護之,左護龍為展覽廳,展出的內容不一定和鐵道有關,右護龍則是大禮堂,可做為演講、集合等場合。至於四合院的最後一筆建築,則不再修復,做為遺址展示以供今昔之對照。

P1150320.jpg
▲左護龍為展覽廳

P1150321.jpg
▲右護龍為大禮堂,做為集會場地

P1150349.jpg
▲四合院不再修復的最後一筆

鐵道文物館的後院,有一輛LDK59蒸氣火車頭,它是負責窄軌時代的牽引任務,退役後,保存完整,只要將鍋爐修復,隨時可再上路。目前正靜靜佇在園區最安靜的角落,等待著不確定會不會上路的明天。

至於其他的車輛,多放置在花蓮車站旁的「花蓮鐵道文化園區」形成車輛文物與行政文物分處二地的情況。且文化園區缺乏管理,國寶級車輛正遭到風吹日曬,以及遊民的柔躪中,希望有朝一日能將兩區結合,或者妥善管理鐵道文化園區。

P1150352.jpg
▲鐵道文物館最角落的LDK59蒸氣車頭

在鐵道文物館,除了參觀之外,還提供100元的消費卷在館內消費,此外還有LDR2300東線光華號火車模型的摺紙教學,活動結束時,每個人還可拎一個圓白鐵盒的鐵路便當,這個便當是筆者吃過最好吃的鐵路便當。尤其是那高麗菜飯,終生難忘,這部份會專文發表。

整個活動很順利,但主辦單位一定很辛苦,尤其促成光華號以黃白塗裝之姿上場的李兄,以及花蓮縣文化局的投入,活動當天連替代役學弟都親上火線,舊式塗裝的光華號,也成功贏得許多人的注目。如果未來讓黃白塗裝的DR2050定期行駛花蓮港線,再於終點花蓮港站設置簡易月台,並改善周邊設施,引入腳踏車出租店,觀光列車可於週末開行數個班次,許可的話平日也至少維持二趟來回,甚至搭配週邊商品,模枋昂坪纜車,製作許多黃白列車主題的吊飾、T恤、飾品等。對於花蓮而言,將是一項全新的懷舊觀光行程。畢竟,一味的老街,一味的自行車道,雨後春筍般的冒出頭,同質性實在太高,花連市這條寶貴的軌道及歷史性的列車,卻也是別的縣市求之不得。雖然花蓮獨特的景點太多,也許不在乎這一條線,但發展觀光時,若能兼顧歷史、人文、地理及現實等層面,相信營造出來的風貌,必能帶動新一波的潮流。

其實活動當天,筆者剛好感冒,頭痛無力,原本預計在回程的79次寫完這篇文章,但人算不如天算,一上車便呼呼大睡。第二天參加會議整日沒空,所以,全篇Delay了二天才上架,完美的計畫卻虧了一簣,真是不好意思~
最後也向辛苦的工作人員致敬,您辛苦了!




.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