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捷運信義線[下] 信義安和.台北101/世貿.象山

信義安和、台北101/世貿站以及象山站,彼此之間的距離均不到1公里,這三站的建築特色落實了「大同小異」的原則,均是白色結構的曲脊造形玻璃帷幕,但落實在各出入口時,在小細節卻又各自彰顯其獨特的風格,透明屋頂的安排下,部份出入口抬頭就是天空,甚至將台北101這棟地標也收入眼底。

P1140004


台北捷運信義線通車之後,即將面臨第一個考驗:跨年。往年跨年塞爆的是捷運板南線的市府站,今年有了信義線台北101/世貿站的分流,而且將成為跨年的主要出入口,與其相鄰的信義安和、象山也能擔任副手。

信義線1

信義安和、台北101/世貿、象山三座車站的出入口造形相似,站內裝潢元素也相似,而且還有共同的景觀:一出車站即能看見台北101的身影,彼此之間的距離亦不太遠,三站就像是三兄弟一樣,座落在信義計畫區的腹地中。


 信義線  信義安和站 
信義線4安和

信義安和站位於信義路與安和路口附近,靠近通化夜市,地面上出入口的造形相當具有設計感。門面是一個拱門形,站體是兩道交錯的弧線順著脊線向地面圓潤地構成曲面,就像是剖面子彈造形,又如科幻電影中太空船的某種通道。曲面中的結構玻璃,也順著曲面結構而彎曲,
頂部脊線就是玻璃帷幕,將壁面與屋頂合一,像是天窗一般,乘客出站時,也能順便仰望一下天際線。

站名標示在門面上方噴砂玻璃上,特別的是打破以往以路線識別色為底色的標示方式,信義安和、台北101/世貿及象山三站的站名皆為噴砂玻璃的乳白色底,再配上黑色的中英文站名,相當的高雅,令人激賞。

信義安和站的出入口站大抵相同,但每座出入口卻各有小異,其中出口1最為典型,曲面玻璃順著脊線,三面均延伸至地面。

安和P1130941
▲信義安和站出口1 #01

安和P1130937
▲出口1由內而望 #02

出口3、出口4兩座隔著通安街口遙遙相望,同樣也是曲面玻璃配白色琺瑯板,但它們的尾端直接被切除,並未像出口1的尾端直接與地面接觸。

安和P1130953
▲出口3與出口4兩座遙相望,尾端被切掉,未若出口1的延續 #03

安和P1130954
▲門面較小的出口4 #04

安和路派出所旁的出口2,結構與其他出入口不太相同,出口1至出口4,玻璃均鋪設在彎曲的縱橫構結構上方,外觀看起來是一個平面,但出口2的玻璃卻設置在彎曲的鋼構結下方,讓外觀的方格結構變成浮凸的效果。

信義安和站每一座出入口,乍看下都很相似,但仔細比較,每一座卻又各有小異,考驗觀察者的能力,好似一種「大家來找碴,哪裡不一樣」的遊戲。

安和P1130939
▲方格結構與出口1小異的出口2 #05

與眾兄弟不同的是出口5,它是聯開共構的大樓,目前大樓尚未開工,只有留下一樓的地基,紅底白字「信義安和站」站名牌,是信義安和出入口唯一的北捷標準樣式的牌面。

安和P1130946
▲信義安和站聯開用地的出口5,紅底白字是信義安和站唯一標準樣式的站名牌 #06

信義安和站內設計,又回到了北捷常見的白色系,略帶黃調的白色裝潢,從天花延伸到壁面
部份天花使用密集的方格小孔飾板,照明燈幾乎全為圓嵌燈,藻井則是半圓形結構物,下方地面對應的是紅灰色平行排列的線帶。

安和P1130936
▲信義安和站穿堂大廳,設計為白色基調 #07

安和P1130934
▲藻井的半圓設計,以及密集方格的天花 #08

付費區時,天花的樣式又不太一樣了,灰色的平行肋排設計,倒與大安等站相同,而站體的壁面與天花交界處,改以圓潤的內襯來呈現,將付費區內外走道相隔離的矮玻璃柵欄,玻璃面上是「水城臺北」的車站意象藝術作品。

安和P1130931
▲穿堂大廳樣式 #09

安和P1130959
>大廳付費與非付費區內外的隔閡為「水城台北」的畫作 #10

月台層一改穿堂的暖色調,恢復了深色調,深灰圓弧肋排天花板,仍屬信義線共同特色的裝潢,灰白色的小塊地磚配上間歇的紅色色條,將信義安和的風貌作了不同的調配。

安和P1130926
▲信義安和站月台層 #11

安和P1130965
▲信義安和站名牌 #12


 信義線  台北101/世貿站 
信義線5世貿

「台北101/世貿」為本站的站名,並列了「台北101」以及「世貿」二個地標。其實規劃之初,本站名為「世貿中心」,而後才將「台北101」冠入站名,而且兩個站名沒有主副之別,都是主站名,因此站名牌均並列為「台北101/世貿」,這也是台北捷運首度出現的雙站名並列模式。

不過雙站名模式,北捷並非第一人,高雄捷運紅線已有一站名為「左營/高鐵」的雙站名並列模式。北捷的「台北101/世貿」,或許也是參考高捷的做法,也為未來新捷運站命名時,提供另一種副站名以外的思考。

台北101/世貿站,計有5座出入口,其中四座位於世貿中心四周,僅一座在101大樓旁。出入口的設計與象山站相同,與信義安和站類似但又大為不同,同樣是曲面背脊的玻璃帷幕設計,整座出入口幾乎是透明的玻璃所包覆,但曲面的部份並未達半180度圓拱,大約彎曲到140度時便嘎然中止靠建築側的部份,均改為一面直線的玻璃幕牆,屬3/4的圓拱門。

世貿P1140017
▲台北101/世貿站,出口1,造形為140度的曲脊以及3/4的圓拱門 #13

與信義安和站出入口造形相較,除了3/4圓拱外,台北101/世貿站玻璃包覆的面積更大,幾乎整座外牆、屋頂等結構均是玻璃來包覆,就外觀而言,只看到一條條平行的彎曲細樑支撐,與其交錯的垂直樑被隱藏在內部結構中,讓出入口看起來就像是一根從地底探出頭、且被彎曲的伸縮管,饒富趣味。

世貿P1140009
▲出口2,造形像是一根從地底探出頭、且被彎曲的伸縮管 #14

世貿P1130995
▲出口3的造形亦與其他出入口相同 #15

大量玻璃為飾,且以彎曲帷幕來代替簡單易施工的三角造形,勢必增加工程難度,但也成功將站體輕量化,即便是門面最寬的出口5,整體看起來也不會顯得過於笨拙。

信義安和、台北101/世貿及象山站,出入口的站名牌也打破過去慣用的「路線底色+白字」的模式,改為白底色配上霧白的噴砂玻璃,再以黑色字標上中英文站名,很明顯是為了配合出入口設計而更改的,成功提升整體質感。

世貿P1140003
▲出口5,站名牌的樣式均打破過去的樣式 #16

其中的出口4位於台北101地下1樓露天廣場,站在出口4的門口,抬頭即可望見曾經是世界最高樓的台北101。而出口4和大安森林公園的出口3、出口4有個共同點,他們的開口都不在1樓,大安森林公園出口3、4規劃在「M」層,規避掉「不在1樓」的麻煩,但實際上就是地下1樓,而台北101/世貿的出口4,為了要與既有建築協調,只好大方地將位置標上「地下1樓」。

出口4本身與101露天廣場共構,外觀也沒有特別的設計,倒是站名牌仍然維持噴砂霧面玻璃配上黑色中文字的樣式。

世貿P1130994
▲位於台北101地下1樓露天廣場的出口4 #17

世貿P1130991
▲出口4與露天廣場共構,站名牌仍維持與其他出入口相同 #18

世貿P1130990
▲出口4抬頭即可見的台北101 #19

台北101/世貿站預計是信義線人潮最多的車站,穿堂大廳較其他車站寬闊,視覺上全面使用灰白色系,天花板全為方形密孔的結構設計。在付費區外的站體兩端,天花板為乳白色,站體中段的天花板改以灰色系,站體兩端也設計為圓潤的內襯,並輔以嵌燈製造效果。

世貿P1140018
▲台北101/世貿站穿堂大廳,兩端為乳白色調 #20

世貿P1130982▲站體中段的天花為灰色密集方格板 #21

台北101/世貿的藻井也特別大面,一個十字輻的圓頂,配置內襯的霧面噴砂玻璃,配合的地板則是灰色底配上紅色積木般的方塊,象徵世貿中心積木造形的建築,(世貿中心造形,在當年的台灣非常前衛,象徵著未來感,也常出現在教科書上)。

世貿P1140019
▲十字輻的圓頂,配置內襯的霧面噴砂玻璃的藻井 #22

另外,通往出口4的通道,已貼上大面積的廣告牆,就像西門町的出口6一樣,靠近出口的地方,設置一個翻牌式的裝置藝術,藉由不斷的翻牌,讓人臉的表情不斷變化。許多人在這裡駐足欣賞,不過跨年之夜那天也可能成為人流阻塞點,不得不慎。

世貿P1130987
▲出口4通道的廣告牆,西門町出口6具有類似的Style #23

世貿P1130989▲出口4的翻牌式裝置藝術 #24

台北101/世貿站的月台層,同為灰白色基調,密集的方孔天花板,比較容易吃光線,再大加上批的人潮,整體視覺有些暗,月台門後方的壁面是七彩變化的四條平行LED光條做為效果,筆者僅放一張照片意思一下,其他顏色的效果就請現場來體驗。

世貿P1130976
▲月台層擁擠的人潮,天花的設計不利光線的擴展,整體有些昏暗 #25

世貿P1130978
▲月台門後方的七彩變化LED光條 #26

世貿P1130981
▲台北101/世貿站的月台層站名 #27


 信義線  象山站 
信義線6象山

象山站為本次通車的終點站,未來信義線還會向東延伸二站。台北101/世貿與象山站僅780公尺之隔,站距非常近,象山站基本上仍在信義計畫區的範圍內,距離部份商圈甚至比台北101/世貿站近。以松壽路的信義威秀、新光三越A11的路口計算,從台北101/世貿站的出口4走過去為626公尺,由象山站出口1走過去為619公尺,雖然只差7公尺,但仍建議從台北101/世貿過去,一來車資可能便宜一點,二來比較好逛,若由象山站過去,沿途只是一堆堆的豪宅,若要來個豪宅欣賞之旅則可考慮。

象山站也是信義快速道路的入口處,一出車站就能看到快速公路氣息的門架以及穿流不息的車輛,另一邊則緊臨中強公園,如果要登上真正的象山,請你動起來。

象山P1140048
▲象山站緊臨信義快速道路入口 #28

象山P1140054
▲中強公園 #29

象山站有3座出入口,出口1及出口3的造形為台北101/世貿站的副本,同樣是曲面背脊的結構玻璃面,也具有毛毛蟲,或者是彎曲伸縮管的白色造形,不過象山站出入口站名牌設置在一樓雨庇的外緣,與站體切齊為一平面,台北101/世貿站的站名牌則躲在雨庇內。

象山P1140050
▲象山站出口1,造形與台北101/世貿相似,站名牌位置與外緣切齊 #30

象山P1140066
▲出口3,正面可將台北101完全入鏡 #31

出口2在出口1及出口3的對側,位於象山公園內,在信義線中,象山站出口2的規模僅次於大安森林公園,白色站體,屋頂採用三角花樑的結構嵌入玻璃,呼應象山公園樹木的枝葉,門面排場也不馬虎,站名牌同樣是白底配上白霧噴砂玻璃的黑色中文字,只是字體也較其他車站大,充份展現這座大站的豪情。

象山P1140045
▲象山站出口2站體規模為信義線第二大 #32

象山P1140043
▲屋頂均為三角結構玻璃,站名牌同為噴砂玻璃配上黑色字,排場較其他車站大 #33

出口2的背面,明顯可見一座曲面的屋頂做為主結構,再延伸出透明屋頂的玻璃罩,所以搭電扶梯時,抬頭便可望見天空,同樣的特色,與信義安和、台北101/世貿均同。

象山P1140051
▲出口2站體背面設計 #34

象山P1140041
▲從電扶即能望見三角結構玻璃屋頂外的天空 #35

一般而言,出入口的樓梯、電扶梯都會設置轉折層。但象山站出口2的電梯、樓梯卻是一個通道通到底,由地下層直通地面層。為了避免懼高症的乘客嚇到,直直的電扶梯設置一個波浪緩衝區,如此一來,可減緩下衝的速度感,也是北捷首見。

象山P1140042
▲出口2的波浪電扶梯 #36

象山站車站大廳的非付費區,同樣是白色的密集小方孔天花板,藻井是燭火形的白色琺瑯板,配上圓形的嵌燈,規模較台北101/世貿迷你,付費區內的天花板則又與信義線其他車站類似,改採淺灰色的肋排造形,車站壁面與天花之間亦改為圓潤的內襯。

象山P1140035
▲象山站燭火狀的藻井 #37

象山P1140032
▲穿堂層天花為淺灰色的肋排樣式 #38

象山站公共藝術以「樹蛙之歌」為主題,穿堂層的壁面上有許多銀白色氣泡樣式的圖案,而出口2的壁面上,另有童趣意味的圖,使用了蠟筆風格的色塊,雖是樹蛙之歌,但童趣圖樣的內容卻比較常看到小狗。

象山P1140034
▲穿堂層的氣泡樣式公共藝術 #39

象山P1140038
▲出口2壁面的蠟筆風格的童趣圖畫 #40

象山站月台層延續穿堂大廳的設計,同樣是淺灰色的肋排樣式飾板,地磚除了原有的灰白色外,也加入同是肋排樣式的平行藍灰線條。

象山站靠近信義快速道路,具有轉乘的優勢,比如說,搭了公車,一步就上了快速道路甚至轉到國道去,未來應該也能發揮終點站的效應。

象山P1140030
▲象山站月台層 #41

象山P1140031
▲象山站月台門及電扶梯 #42

象山P1140028
▲象山站月台門後的「樹蛙之歌」童趣作品 #43


北捷信義線文章告一段落。這陣子實在頗忙,原本預計兩天內完成全線的撰寫,卻拖了二星期,文字部份也刪減了許多,細節的部份只點到為止,並沒有再多提。

目前台北捷運的路網中,受限於西門站的軌道配置方式,無法做為臨時終站的影響,因為暫時未分流,信義線班次仍然維持6分鐘一班車,略嫌少。未來松山線通車後,台北捷運路網完全成形後,分流應是勢在必行。


.

熱門文章